發放停車券、升級志愿服務團隊……看這群人暖心花式敬老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4-25
92歲沈阿姨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感謝信寫給了誰?93歲的林阿姨為何不愿意去養老院?原因就是長橋街道各居民區的為老服務太過暖心,居委工作人員、志愿者們與老人建立了親如家人的情感紐帶。
記者了解到,長橋街道目前常住人口13.6萬人,其中戶籍老人3.6萬人,占戶籍人口36.06%。針對轄區面積大、老年人占比大的特點,街道各居民區發揮創造力,花式敬老愛老,為長橋老年人提供優質、溫馨、便捷的養老服務。
考慮到小區中有不少獨居老人,他們的子女在雙休日常常會前來探望,近日,匯成二村居民區特地推出了“愛心停車卡”,讓這些子女可以在小區免費停車4小時,鼓勵他們多回家看看。除此之外,每逢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匯成二村居委都會組織各種老年活動。老年人可以觀看文藝表演、一起包粽子、吃月餅,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讓老年居民不再感到孤單。
園南三村居民區將志愿者團隊升級為“晚晴敬老愛老志愿服務隊”,目前有成員12名,服務老人55名,每名隊員結對服務老人3到5名。與以前的1.0版“老伙伴”團隊相比,新團隊增添了“十個一”服務,即建立老人一人一檔、志愿者每日一問、每星期一次上門服務、每星期一次身體檢查、每月一次集體活動、每月過一次集體生日、每年一次美食沙龍、每年一次趣味運動會、培養各自一個興趣點,讓老年居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自成立“晚晴敬老愛老志愿服務隊”以來,志愿者們有針對性地關注獨居老年人,其中92歲的林阿姨就是一個重要對象。她曾是文化館職工,在退休后長期獨居,導致心態日漸封閉,近年還被診斷患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癥。居委聯系社區內的園南老人日間照料中心,為她提供食物和生活照顧,“晚晴敬老愛老志愿服務隊”成員時常探望林阿姨,幫助她走出自我封閉狀態,現在林阿姨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
長橋社區居民沈阿姨不僅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各種方便的服務,還得到了志愿者的關注和陪伴,她感動地寫下了一封“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感謝信,送給居委;林阿姨堅定地表示,她還要一直生活在家里,不去養老院了,因為在這個社區里,她已經擁有了一群像親人一樣的好鄰居;80多歲的麻阿姨則是一個非?;钴S的社區老年人,她曾參加過很多社區活動,包括聽講座、做手工等,每次活動結束后,她都會滿懷喜悅地走回家中。
敬老愛老社區氛圍,為整個社區帶來溫暖。長橋街道的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像家人一樣陪伴老年居民,他們的行動打動了老人的心,增強了老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在社區樹立了尊老、敬老、愛老的新風尚,讓愛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