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志愿者高度認同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上海發布2022年志愿服務發展新情況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3-01
2022年,上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題主線,圍繞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助力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鞏固和深化上海志愿服務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社會化、專業化發展態勢。
2022年底,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志愿者協會、上海市志愿服務研究中心、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課題組聯合開展了面向“上海志愿者網”注冊志愿者以及市民的問卷調查,共獲得志愿者有效樣本超2.5萬份,市民有效樣本超1.6萬份??傮w而言,2022年,調查顯示,上海志愿服務體現了以下6個新特點:一是上海志愿者高度認同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二是疫情防控志愿者普遍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以實際行動弘揚城市精神品格;三是參與疫情防控使志愿者在主動融入大局中彰顯自我價值;四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資源整合到位,受到志愿者和市民普遍好評;五是文明實踐活動日漸融入日常生活,“理論宣講”“道德實踐”“文化配送”深受群眾歡迎;六是激勵嘉許、政策支持、法制保障分別是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市民對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的最大期待。
上海志愿者高度認同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調查顯示,2022年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弘揚雷鋒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有需要的人”和“促進城市文明進步”,志愿者的選擇比例分別為84.6%、77.6%和76.0%。這體現了志愿者高度認同志愿精神與雷鋒精神一脈相承,新時代仍然需要雷鋒精神的引領與激勵。
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原因
疫情防控志愿者普遍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以實際行動弘揚城市精神品格
調查顯示,從志愿者和市民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原因來看,排在前三位的是“覺得自己有責任參加”(79.8%和75.2%)、“為維護社會/社區秩序盡一份力”(75.2%和64.2%)和“幫助有需要的人”(61.5%和53.5%)。在2022年的“大上海保衛戰”中,廣大市民挺身而出,踴躍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充分彰顯了上海城市精神品格,體現了疫情當前上海市民身上所具有的堅信與堅守、自律與互助、拼搏到底與敢于勝利的可貴品質,展現了“人人起而行之,處處守望相助,時時共情共鳴”的“申”動圖景。
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原因
參與疫情防控使志愿者在主動融入大局中彰顯自我價值
雷鋒說,“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能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一名志愿者就像是一滴水,千千萬萬滴水匯聚成了戰勝疫情不竭的力量源泉。調查顯示,從志愿者對自己參與疫情防控滿意度來看,滿意率達到97.5%,其中7成志愿者選擇“非常滿意”。從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的收獲來看,志愿者選擇比例最高的是“志愿者之間加深了友誼”(82.4%)、“增進了鄰里關系”(73.9%)和“獲得自我價值感”(68.8%),此外,還有39.6%的志愿者選擇“給孩子做了榜樣”。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中所收獲的價值感與榮譽感,是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的不竭動力。
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的收獲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資源整合到位,受到志愿者和市民普遍好評
2022年,上海市在全覆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級陣地的基礎上,創新打造文明實踐“一圈一帶一群一園”,因地制宜拓展文明實踐“示范帶”“益空間”“實踐點”等1866個特色陣地(2022年新增612個,增幅近50%)。調查顯示,八成左右的志愿者和市民知曉自己所在區域設立文明實踐陣地情況,同2021年相關知曉度總體一致。同時,志愿者和市民普遍認為所在區域文明實踐陣地“陣地資源整合到位”(67.4%和70.6%)、“體制機制健全到位”(59.4%和59.1%)“服務群眾精準到位”(59.5%和60.3%)??傮w而言,當前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持續深入人心,且廣泛受到群眾高度評價。
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站)工作發展狀況的評價
文明實踐活動日漸融入日常生活,“理論宣講”“道德實踐”“文化配送”深受群眾歡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調查顯示,2022年,志愿者和市民普遍樂于參與“學習宣傳理論政策”(66.9%和65.8%)、“培育踐行主流價值”(60.2%和54.6%)、“豐富精神文化生活(48.5%和42.7%)等文明實踐活動。從志愿者和市民最愿意參與文明實踐活動來看,排在前五位的是“閱讀分享”“便民惠民”“主題展覽”“文藝黨課”和“通俗理論脫口秀”。這說明,文明實踐工作能夠切實滿足志愿者和市民的多樣化、差異化需求,參與文明實踐活動逐漸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方式。
未來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站)活動的意愿
激勵嘉許、政策支持、法制保障分別是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市民對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的最大期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調查顯示,2022年,在志愿服務制度體系建設方面,市民對“志愿者的法律、制度保障”的期待度較高,選擇比例達62.9%;志愿服務組織的期待主要集中于“政策支持”,選擇比例達75.6%;志愿者對“權益保障”有著較高期待,選擇比例達57.4%。值得注意的是,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后,志愿者希望獲得更多激勵嘉許機會的選擇比例高達74.7%??梢?,上海志愿服務的進一步發展,需要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為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激勵嘉許、典型宣傳等政策支持。
疫情防控志愿者希望獲得更多激勵嘉許機會的情況